AI中国网 https://www.cnaiplus.com
作者系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听见科技规划咨询部总监
目前学术界普遍共识是人工智能有三大发展方向:一是算法突破,即面对小样本、无监督、个性化问题的基础理论持续突破。二是脑智同飞,即数学统计建模方法和脑科学研究的深度结合。三是人机耦合,即人工智能系统和人类行为协作的人机耦合方式持续探索。
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发展有2条主线。大部分场景应用的是“弱”人工智能,用于解决“从1到N”的问题,利用数据驱动,使计算机的行为表现像智能一样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充分利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方向的研究进展,在近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。未来能够具备更好的应用能力的是“强”人工智能,解决“从0到1”的问题,使计算机可以像人一样具备“举一反三”的思维能力。通过类脑计算,在脑科学基础研究重大投入,并与信息科学形成紧密融合,是人工智能主攻方向。
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程度
以上案例都是基于规则明确、有大量数据可以回收且有相应的专家可以帮助训练系统,都属于“弱”人工智能,通用人工智能尚不成熟,尝试理解领域人工智能才刚刚起步。面向特定领域的人工智能由于任务单一、需求明确、应用边界清晰、领域知识丰富、建模相对简单、因此形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单点突破,在局部智能水平的单项测试中可以超越人类智能。通用的智能系统,像人脑一样能举一反三、融会贯通,仍然是任重而道远。
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时面临技术以外的困难,当机器在遇到特殊问题的时候,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除了技术突破以外,还必须在伦理和法规两个层面形成社会共识。应理性对待人工智能,认识到人工智能的落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。
拥抱还是拒绝?
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日常应用的丰富,普遍认为人和机器各有所长,应通过人机耦合的方式对个体和群体更好的辅助和融合。机器更擅长标记了界定明确的输入和输出,有着明确的规则、边界、目标和反馈的,有大量数据、经验和案例可以总结借鉴的,不需要基于广泛常识的长逻辑链或推理的,循规蹈矩不随时间变化的工作。人类更擅长艺术审美与创作,从无到有的创造与创新;人际沟通与交流,基于常识的逻辑推理;世界观与大局观,同理心与同情心;不按常理或灵活多变的工作。
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最新进展和应用
科大讯飞于1999年成立,始终坚持“让机器能听会说,能理解会思考;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”的历史使命。
随着欧盟、美国等纷纷提出自己的“脑计划”,我国也提出了类似的计划。科大讯飞牵头承担了科技部首个中国人工智能的重大项目“类人答题机器人”,讯飞作为该项目的总牵头单位,正式启动讯飞超脑计划,研发基于类人神经网络的认知智能系统,定位为“以语音和语言为入口的‘认知革命’”。
声明
与您距离更近!
中国信息化周报(信息化时代)
微信号:CIO360
官网:www.cio360.net
AI中国网 https://www.cnaiplus.com
本文网址: